本报道历时三个月实地调研,覆盖黄浦、静安、徐汇等12个区的28个更新项目,采访城市规划专家、社区工作者、原住民及商户代表近百人,全方位呈现上海城市更新从"大拆大建"到"绣花功夫"的转变历程。


【首席记者 王立新】在衡复风貌区的"黑石M+"音乐街区,修缮一新的历史建筑里传出悠扬的钢琴声;而在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带上,退休工人们正给年轻人讲述当年的车间故事。这些新旧交融的场景,正是上海城市更新最生动的注脚。

第一章 政策演进:从更新1.0到4.0
• 1980年代:危棚简屋改造
• 2000年代:世博驱动的大规模更新
• 2014年:颁布《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》
• 2021年:提出"五大新城"战略
关键节点:
- 2017年:设立城市更新中心
- 2020年:启动"两旧一村"改造
- 2023年:发布《城市更新行动方案》
阿拉爱上海
第二章 空间再生:工业遗存的华丽转身
✓ 案例1:徐汇西岸美术馆大道
✓ 案例2:杨浦滨江"工业锈带"变"生活秀带"
✓ 案例3:虹口"今潮8弄"石库门更新
转型数据:
- 工业遗存改造面积:累计386万㎡
- 新增公共空间:152公里滨水岸线
-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:达92%

上海龙凤419会所 第三章 社区营造:15分钟生活圈实践
• 曹杨新村"样板间"改造
• 田林街道"嵌入式"养老设施
• 新华路"花园社区"计划
民生改善:
- 加装电梯:完工4280台
- 口袋公园:新增156个
- 社区食堂:覆盖率达73%

第四章 治理创新:多元参与的上海模式
爱上海419 • "社区规划师"制度
• "政府+企业+居民"三方共治
•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
创新机制:
- 设立城市更新基金
- 推行"一地一策"
- 建立专家评审制度

【专家视点】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指出:"上海的城市更新已进入4.0阶段,更强调社会价值、文化传承和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,这种'温和更新'模式正在为超大城市转型提供中国方案。"

(全文约3870字)